top of page
Overview
李偵綾認為人從出身到死亡,都有織物溫柔地包覆著身體,不同質地﹑肌理﹑色彩﹑圖案的織物都經由每個人的選擇,紀錄著大家的生活不同的時刻,並反射其中不斷變化的情感意義,她一直保有對紡織品探究的高度熱忱,執著將設計繪畫的圖像經過理性紡織結構的技術處理後織造﹑再以繪畫或布料表面處理加工細節,創作的平面織畫作品有別於印刷與繪畫,看似二維圖像近看有三維線條堆疊的層次,繁複的過程都是為了充分運用不同紡織材料的質感,並藉由作品紀錄屬於台灣當代藝術掛毯的特徵。
其2014-2015年間她的織畫作品融合東方山水與西方風景體系的思考,以織代筆像是找尋自身價值的修行儀式,也希望觀看這原鄉想像的人們也能夠結合個人的經驗感悟人生。畢業不久便得到台灣工藝競賽美術工藝組首獎的肯定,作品同時兼具傳統纖維工藝的底蘊和當代藝術概念思維,2016年得到晶華酒店的藝術品訂製邀約,耗時一年製作中國重慶霧景的藝術屏風。2017-2018年間她密集走訪蘇州與京都園林,探索人造建築中對風景的想像,發展出以中山水為用,枯山水為體的仙山系列。參考僧侶為感悟禪宗在庭園白沙耙出重複的紋理,將原本中式山水的留白刻劃了重複與秩序化的痕跡-這些似曾相識的服飾紋樣是人類紀錄生活經驗與傳承歷史與文明的重要載體。2019年後,她覺得當代風景中的環境問題是不能忽視的,自己應該刻不容緩地透過創作的力量表達對環境的關切,所以除了原本的風景織畫脈絡以外,她刻意將眺望大山大海的視角拉近至微觀你我周遭的池塘,鼓勵觀者跳脫常規思考,從不同角度覺察生活環境的改變和遺漏的細節。
bottom of page